江民富程度有差异,部分人通过农业、工业等发展致富,但整体受经济
,黑龙江省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以下是对黑龙江民富现状的详细分析:
经济发展现状
GDP与产业结构
- 总体情况:2024年,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15396.8亿元,同比增长5.3%,第一产业增加值1783.1亿元,增长5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4410.0亿元,增长3.6%;第三产业增加值9193.7亿元,增长6.5%。
- 产业结构:从三次产业结构看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比例为11.6:28.7:59.7,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,显示出服务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。
财政收入与支出
- 财政收入:2023年,黑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8.2亿元,同比增长10.1%,税收收入完成773.0亿元,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6.7%,比上年提高1.3个百分点。
- 财政支出: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41.0亿元,同比增长6.0%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19.3亿元,增长11.0%;教育支出786.2亿元,增长5.8%。
居民收入与消费
居民收入
- 总体情况:2023年,黑龙江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96元,比上年增长6.2%,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12元,增长5.6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7元,增长6.9%。
- 城乡差距: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.76:1,较上年缩小0.02。
居民消费
- 消费支出:2023年,黑龙江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377元,比上年增长8.3%,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355元,增长7.9%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43元,增长8.9%。
- 消费结构: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9.6%,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同步增长,显示出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。
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
社会保障
- 养老保险:截至2023年末,黑龙江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05.0万人,比上年增加11.0万人,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55.8万人,增加15.8万人;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49.2万人,减少4.8万人。
- 医疗保险: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%以上,大病保险覆盖率达到100%,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。
社会救助
- 最低生活保障:截至2023年底,黑龙江省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40.7万人,其中城市低保对象64.4万人,农村低保对象76.3万人,全年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4.0亿元。
- 特困人员供养: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均得到有效保障,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。
就业与创业
就业形势
- 城镇就业:2023年,黑龙江省城镇新增就业35.4万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26.7万人,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.9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.2%,同比下降0.2个百分点。
- 重点群体: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5%以上,有效保障了青年就业。
创业支持
- 政策扶持: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,包括创业担保贷款、创业培训、创业补贴等,鼓励和支持各类人员创业。
- 创业孵化:建设了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,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、便利化、全要素的创业服务。
经济发展目标
- 短期目标:到2025年,黑龙江省计划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%左右,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
- 长期规划:到2030年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现代化省份,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大幅跃升,人均指标位居全国前列。
重点领域
- 产业升级: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推动新兴产业发展,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- 区域协调:推进哈尔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,提升中心城市能级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- 生态建设: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打造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实践地。
黑龙江省在经济发展、居民收入、社会保障、就业创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仍需在产业升级、区域协调、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努力,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,黑龙江省正朝着全面振兴和现代化的目标稳步迈进。
相关问答FAQs:
问:黑龙江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何?
答:根据最新数据,2023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512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727元,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.76:1,这一比例较上年有所缩小,显示出黑龙江省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问:黑龙江省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?
答:黑龙江省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率、加大社会救助力度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,特别是针对低收入群体和特困人员,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等保障措施,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。